研究说,有时我们只是“误以为自己想得很多”
有数据说,当代人类接收的信息量是二十多年前的 5 倍,每天我们处理的数据大约有 34 G,跟十五世纪的人们一生能接触到的数据量差不多。如果以“信息就是力量”的当代口号为标准,我们此刻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应该都远远比我们的祖先更高明。但事实似乎不完全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依靠的,还是主观感受和下意识的反应。
行为科学和心理学过去的研究就发现,其实人们下判断的速度远比自己想得要快。去年 12 月,一篇来自芝加哥大学的论文也证实了这一点:在“你觉得多少信息才够自己下一次结论”的问题上,人们普遍倾向于高估自己需要的信息量。论文的作者 Nadav Klein 为此设计了多轮实验,其中有三个是这样子的:
虽然我们不能因此就定论说,人们的决策一定会比想象得要直接甚至轻率。但从上面的实验至少能看出,你未必像自己认为的那样了解自己。
关于这种心理作用的出现原因,研究者给出了两种可能的思
第一,认知中的“锚定效应(Anchoring bias)”和“先手效应(Conservatism bias)”。即,过分依赖先接触到的/本已熟悉的信息。人们总以为自己的思维是一条直线,信息以相同的权重逐层覆盖叠加上去,但事实是,他们总是更快接受先行出现的/更容易接受的那部分。
第二,没有预见到“现实比理论更有吸引力”,说白了就是太信任自己的理智,而忽略了情感的作用。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没见面时,你也许觉得某人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并无特别之处,但见面之后你可能发现对方在线下却相当有趣,于是原本预期会持续长达三个月的路人阶段,现在可能一周就进展到好朋友了。
除此以外,“资讯偏差”或许也算是原因之一。它的意思是“不管有用没用,都觉得信息收集越多越好”,换言之,我们经常高估了自己的资讯整合能力。比如,尽管收集了一堆跑分数据,但你买手机最看重的依然是酷炫的外观;或者,你本来只是想正经查个资料,最后却查了一堆有用没用的网络梗: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大脑在你提示它“悠着点挑”之前,就已经自作主张地提前拍了板。
研究者总结说,这种“提前决策”现象毫无疑问帮我们节约了挺多时间,也算是人类长久以来总结出的一套最不费力的思维经验。但它也有一定的几率演化成刻板印象,或者“用结论证明结论”的逻辑螺旋(比如“领导者大多是男性,可见女性不擅长管理,所以不用培养女性领导者”之类的循环),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研究的结果也是商家们喜闻乐见的:之前我们就报道过,流行金曲的长度和歌名都变得越来越短,就是为了更快抛出主题(核心信息),在流媒体时代抓住听众们的注意力;商场里每到过年就大肆播放的春节神曲,同样也是创造“节日气氛”(环境烘托)、让消费者被情绪鼓动起买单欲望的小小手段……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
所以,你现在可能就理解了,为什么我们建议你“与其花时间比价买买买,不如算算它值不值自己的时薪”“第一印象虽然重要,但太迷信反而会出问题”“平衡你的消息食谱,否则容易陷入过度悲观”——决策是不可避免的,不用害怕做决定。但判断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大脑的局限性,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同时意识到支撑自己决策的其实只是拼图的一块、还有更广阔的边界可以探索,才是更平衡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