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官网

心理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自助 > 心理百科

青年痴呆:我的人生就是马虎组成的|6个心理学技巧预防犯错

发布日期:2018-11-05    作者:心理咨询     来源:     点击:

真不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是谁说的,事实明明是:失败乃成功之太太太太太姥姥!

按照我的人生经历,通往成功的路上,全是自己给自己挖的坑啊:“马虎”、“失误”、“口误”、“笔误”……从小到大,这类失误型的失败永远在重复……

怪不得小丸子的姐姐说:“人生就是由失误组成的。”越长大越发现这就是真理啊。(大误)

其实早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弗洛伊德(老弗爷)就研究过了这些持续性“失误”、“过失”背后的本质。在他看来,“失误”是一种严肃的心理活动,它由潜意识支配,帮助潜意识完成我们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意图。

说白了,人之所以会在某件事上失误,是因为Ta潜意识里根本就很抵触做这件事。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当我们长期出现同一种失误时,面对压力,我们的情绪调节方式会退回“幼儿脑”(The Toddler Brain)的情绪调节方式。

正如字面意思,“幼儿脑”就是指人们在儿童、幼儿期的状态,冲动、判断力差、自我痴迷、情绪波动,而且频频犯错。

美国、加拿大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Daniel Levitin在《有组织的大脑:在信息超载时代的直接思考》(2014)中描述到,因为我们在现代社会面临的过度刺激和过度信息,现代人会频繁退回到“幼儿脑”。

虽然听起来“失误”是命运的安排,不过,我们还是为你找到了一些避免失误、犯错的建议~

1. 误区:迷信“我发誓再也不犯错啦!”的作用。

每次犯错之后,我们可能都会对自己、对别人作出很多保证,下定决心:“我下次一定一定一定不会这样做了!”朋友们,随便给自己立旗是要领便当的啊!

在弗洛伊德看来,“失误”其实是一种两种意图相互干扰形成的“心理活动”,一种意图是你不得不做这件事(受干扰意图),另一种意图是你其实并不想做这件事(干扰意图)。

而“下定决心不再犯错”其实并不能改变你潜意识里“你不想做这件事”的想法,反而还很可能让你掉以轻心,以为“决心”会帮助你消除“失误”,但最后仍然很容易再次犯错。

2. 误区:迷信“只要注意力再集中一点就好了吧!”

当我们分析“失误”产生的原因,很容易用“注意力分散”来做替罪羊。比如,“我丢东西是因为刚好在买别的东西。”“ 我总是把某个数据写错是因为我当时在听歌。”

然而过度强调“集中注意力”可能给心里带来更多焦虑感,明明熟悉的信息,在紧张焦虑状态中就会话到嘴边忘词,或者口误说错。

3. 误区:迷信“失败中吸取教训。”

当我们平时正确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会形成一种认知的“正确回路”,即正确的思维以及行为惯性,在日后处理相关事件时,“正确回路”会帮助我们顺利且快速的完成它。

当如果我们总是频繁在某些事件上犯错时,同样会形成“错误回路”,大脑会利用错误的思维以及行为惯性持续性犯错。

当我们每次想要从错误中找到解决方法时,也许只是在错误的方向中走得更远了。更有效的方法也许是抛开现有的思维惯性,从另一个方向重新出发。

4. 区分失误和失误带来的羞耻感。

“为什么我每次都会犯错?”“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我都做不好?”“别人一定会对我很失望,嘲笑我也是应该的……”事实上,错误本身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

考虑到“错误回路”带来的思维惯性,频繁出现同一种“失误”,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并不能真的意味着我们没有能力做好这些事。为了避免继续在”失误“中受损,不如把失误带来的“羞耻”、“懊恼”打包,直面错误本身。

5. 分析错误原因的时候,首先回忆犯错前的情绪。

想要避免失误最关键的一点,是找到“真正的”失误原因。老弗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提出, 当我们发生失误的时候,容易把失误的“主观原因”伪装成“客观原因”。

换句话说,早在“失误”发生之前,我们的主观情绪就对“有可能发生失误”这件事隐隐感到不安、难以面对。结果,在重要事件中紧张过度,或者正相反,在反复提醒后却仍然掉以轻心。

如果能关注自己失误前发生的情绪,就能顺着“线索”找出引发情绪的背后原因,这样才有可能真正避免失误。

6. 越是不愿意做的事,越应该记下来。

我们的记忆会过滤掉那些一再引起不快的事,而这种记忆模式是导致“遗忘”、“遗漏”的幕后推手。

嗯,我们知道作为一个艰难的成年人,总是要太多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事(哭)。你可以参考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做法,他会强迫自己用心记下那些与他的理论相违背的现象,因为他深刻的体会到这些东西在他的记忆里会快速模糊。

如果你也经常会因为情绪而遗忘重要的事情,也许只需要准备一个小本子就够了,在鼓足勇气后提醒自己:“嘿!别忘了,该打起精神来对付它们了!”

上一篇:31天生日不同的性格特点,你是什么样的?

下一篇:你体内的情绪垃圾已超过90%,请及时清除

友情链接 / Lkink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by williamhill官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微信图片微信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