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阐释定义
爱德华·肖特在《精神病学史》提出了“症状池”的说法,他把任何历史时刻的人类,如果要表达他们心理上的苦难,都只有有限的一些症状“可供选择”的状况称为 “症状池”。
简单地说,假设对于心理上的苦难和症状,有人建了大池塘,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鱼,分别代表了各种各样的苦难和症状,让一个人觉得自己心理不健康的时候,他就拿根鱼竿去这个大池塘里打捞符合他自己的症状的那条鱼。
拿着这条鱼,他就可以更精准地表达他的感受和苦难,他的感受和苦难也就能够被看到,可以进入医疗系统接受治疗,他的身上也就有了这个疾病的标签。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不舒服了,先上网搜索,看看这是什么病,然后越看越心惊。本来只是觉得脖子上有个小疙瘩,看到最后,发现可能是癌症,只能活三个月了。于是抱着手机嚎啕大哭。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扮演了鱼目混珠的症状池,用网络搜索的人根据一堆似是而非的疾病的描述,对照自己的症状,自行诊断,给自己打捞了不少的疾病上来。
症状池,简单地说,就是症状的集合。
从精神病学的历史来看,这个症状池一直在变大,一直有新的症状被认为是疾病,并且加入到了症状池中。
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与第四版相比,增加了15种疾病,删除了2种疾病,合并了28种疾病。
所以,我们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了,40年前郁闷还是个稀罕词,现在连小学生都把郁闷作为了口头禅。我家孩子甚至问我,高年级的姐姐们总说很郁闷很郁闷,他们会不会得抑郁症呢。他们会不会得抑郁症我不知道,但他们对抑郁症有了似是而非的了解,这是肯定有的。
你有没有过对着自己的症状找疾病,自行诊断的经历呢?
02
来源背景
在《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一书中,作者认为:症状是被医治者所塑造的。
而医生的专业角色,让医生对于症状的描述,对于疾病的确诊有了权威。这一点才能够DSM变得越来越后,精神疾病的名字越来越多可以看出来。
作者写了癔症的症状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
19世纪晚期,要在癔症的症状池里加入一个新症状的过程如下:在几个新鲜有趣的案例基础上,医生会公开地描述并争论,然后编纂新的病态行为。热门杂志、报纸和期刊随之发文报道新的医学发现。普通女性们就开始无意识地呈现这些行为并寻求帮助。病人们和医生们就开始进行所谓“疾病谈判”( illness negotiation)其间,他们共同塑造彼此对病态行为的看法和观点。
疾病一旦被塑造出来,就脱离了医生的掌控,进入了大众的语言,有了生命,伴随的是,患上被医生确诊过的病例的人越来越多。
在《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一书中,作者举了香港厌食症的例子。
在厌食症没有被确诊对一种神经症的时候,对于厌食的年轻女性,更多的认为是爱美,怕胖,想要苗条的身材等欧美对女性审美的影响。但是当年轻女性被确诊为厌食症以后,厌食的症状,以及伴随着其他的消瘦,消化系统受损等进食紊乱的症状都会陆续地出现。
其结果就是,症状池越来越大,新的症状不断地被确认为是疾病。而患该种病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显示,从2009年2020年这十年间,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稳中有降。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
有的人说了,抑郁其实一直都有,以前只是没有去检查,所以不知道得了这种病。现在知道了,去检查了,才让数据变得不好看。
我承认,以前确实是没有去检查,但并不意味这是疾病是存在的。更多的可能是也许会有抑郁情绪,但通过家庭,老师,同学的社会支持系统和自己的调节,很快就可以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但如果检查了,抑郁症,大概率是要去吃药,要做心理咨询,说实在的,没病都得装个病,没病都能给你搞出病来。
所以,症状池,或者心理疾病是医生,医药公司(这方面有兴趣可以去读《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一书,这里就不展开了)和病人的合谋,这也算是心理控制术的大型社会学实验。
03
个人见解
那我们该如何看待心理疾病或者是症状池呢?
首先,心理疾病是确实存在。这一点随着神经科学,脑科学的发展,已经有了实证研究,而不仅仅是理论了。
第二,不要给自己标签。
作为世界上最高级的生物,站在地球食物链顶端的人类,能够走到现在,不同的文化早就发展出了自己应对心理疾病的模式。
而精神病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才不过200年的历史。而心理咨询的历史不过百年。
我们完全有能力去调适自己的内心。切记切记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不要觉得心里不舒服了,就去症状池给自己捞一个上来,贴在自己脑门上。
当我们个人,或者是医生,通过这些症状,做了一个诊断,从症状池给我们的症状找了个名字,告诉我们,嗯,你得了这种病,这种病常常会有那些症状,你要需要怎么做。
很大程度上,这个被诊断的人,就会出现更多以前没有的,但符合这种病的症状。像不像是自证预言,或者是贴了个疾病的标签,我的表现就得往这个疾病上靠。
个人可能会无意识地努力地创造症状,以配合医生给的诊断。
有位医生分享过一个病例,一个病人得了重病,医生告诉他,你没啥事,回去该吃吃,该喝喝。然后病人愉快地出院了。等到十年后这个医生再次看到病人,非常的惊讶,说你怎么还活着。
病人说,你不是我没啥病,我回去就照你的,该吃吃,该喝喝。然后就活着。
医生这才道出了实情,原来病人当年得了绝症,按照惯例,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没有治疗的意义,所以让病人回去。
结果病人听了以后,回去真的就只活了三个月。
你可以说中间这十年是他偷来的,或者是他应该可以活得更久一点。
那你说,他到底应该活多久呢?这就像是薛定谔的猫。
第三,也不要不拿心理不健康不当回事。
当我们的身心不一致的时候,会表现出一定的躯体或者是心理的症状,这是在提醒我们需要去关照我们的内心。
曾有医生说,现在的住院病人中,有40%的人应该去看心理治疗师。这也从侧面说明,身心是一体的。有些心理疾病,会表现为明显的躯体症状。而躯体的疾病,如果有心理治疗的协助,可以更快地痊愈。
可以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温暖的社会支持系统,强大的内心,对心理疾病有清醒的认知。
如果真的有心里不舒服,自己无法调适的,不要自己去给自己下诊断,照着网络给自己看病。还是要去专门的医院,请专业的医生来诊断。
同时要相信自己的康复能力和心理韧性,相信只要愿意改变,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就一定能够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愿你我都可以远离症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