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分离
妈妈温柔臂弯和甜美乳汁的意义
母子的第一次分离是婴儿的出生,母亲丧失了肚子中的婴儿,婴儿则丧失了子宫。所以,很多妈妈产后会感觉到抑郁,甚至有些人会得产后抑郁症。对于婴儿来说,他失去了那个恒温的提供营养和保护的温暖的子宫,来到了一个冰冷的既看不清楚又听不清楚的陌生世界,想想看,内心是否感觉有些害怕和无助?
这时候母亲温柔的臂弯和甜美的乳汁对于婴儿来说是多么大的一种安慰!于是,当小婴儿感觉到害怕或者饥饿的时候他就用身体语言或者哭声来寻求食物和安慰,甚至他不用语言,妈妈就能读懂小婴儿的需求,这时候的母亲具有了和小婴儿一致共调的能力,她满心都是小婴儿,她用婴儿的时间重新规划了自己的生活,小婴儿和妈妈神奇的实现了“共生”,就像两个双胞胎一样,具有了某种神奇的默契和心领神会的能力。
具有这样的一个外部“子宫”——妈妈,和小婴儿之前的生活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动,所以这种情况下的小婴儿是满足和满意的,刚刚出生时的恐惧感会慢慢消散,他感受到了外界的善意和温暖,伴随着这种好的感觉,小婴儿渐渐发展出自己的能力:能更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甚至让妈妈以外的人也能够明白自己的需求了,他的身体活动能力也在增强,他可以坐一会,然后可以爬,直到他能够站立并且行走,他对外界有了越来越多的好奇,要变成一个“学步儿”啦!
这时候,母乳已经无法提供他身体的很多营养,辅食开始增多,断奶是他们需要面对的第二次重要的分离,他们又会被吓到,会感觉恐慌和无助。
二次分离
断奶期对妈妈和孩子的特殊意义
断奶是一个逐渐的过程,随着婴儿能够消化辅食,断奶的进程就拉开了序幕。如果断奶过程进展顺利,那么断奶就会成为婴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成就,也是母婴关系的重要成就。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成就并非夸大其词,断奶意味着婴儿对喂食的控制力越来越强,婴儿会丧失与母亲及其身体的某种亲密感,但这些会被自我喂食的兴奋感和成就感所填补。
一些比较容易相处的婴儿,在近一岁的时候会自动开启断奶过程,奶喝得越来越少,并且准备好以一种独立的、冒险的方式投入到这个世界中,他会记得妈妈的乳房,并且把它作为一种可以安抚自己的有利资源。另外还有一些婴儿很难放弃母乳带给他们的舒适感和亲密感,他们很是依赖乳房,不得不在别人的帮助下放弃母乳。但是如果父母急于用各种方式让婴儿断奶,婴儿会感到十分困惑。
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给婴儿一种可控的感觉,是一个逐渐的有趣的过程,而非强制性和突然发生,否则会让婴儿觉得是被拒绝,有些反倒会更加渴望乳房,有些则会压抑自己的渴望,好像是对母乳再也不感兴趣。
断奶的过程对于妈妈是一项很复杂的任务,妈妈们要处理自己丧失母乳喂养的亲密感和不被需要的失落感,同时作为补偿,可以目睹婴儿不断进步的愉悦感。她们还需要放弃拥有婴儿身体的感觉,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感觉,因为婴儿在妈妈的身体内孕育了十个月,而且如此亲密地喂养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爸爸能够加入过来,对于婴儿和母亲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支持,关于父亲加入之后的一些情况在下一篇文章中会有具体展开。
当断奶完成后,婴儿虽然失去了乳房,但是又获得了更多的新的掌控权:例如他可以尝试更多的有趣的事物,可以更长时间用来玩耍和探索,身体也更加有力量,自然的分离是一件让一个人逐渐可以掌控自己、成为自己的令人兴奋和有些难过的过程。
这样的探索是建立在母亲的祝福和独立存在基础上的,三岁前孩子内心中还没有办法长时间稳定地保有自己妈妈的形象和感觉,所以每次分离后不久他就会回过头寻找妈妈,确认妈妈存在后他再去探索。试想,如果这个过程中妈妈消失了,例如长期出差,把孩子寄养在别人家等等,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多么恐惧和无法掌控的事情啊!
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心理学家曾经拍下了这样一个孩子是如何应对分离的,他的名字叫约翰。小约翰的妈妈需要住院,爸爸工作很忙,于是一岁多的小约翰被送往一家托儿所。小约翰的主要的痛苦是他还处在一个必须有所依赖的年纪,但是他一直依赖的妈妈却不见了!刚开始他也抗议过,哭喊甚至拒绝进食,但是妈妈还是没有出现,然后他开
始为自己寻找到新的依恋对象,一开始他的目标是托儿所的阿姨,而且他也很喜欢其中的一个阿姨,但是一个阿姨要照顾好几个小孩,他无法寻求到很专注的对待,并且阿姨们还要换班,所以约翰并没有得到一个稳定的依恋对象。后来他就依恋上了一个抱抱熊,经常把小脑袋埋在玩具熊里,但是即便是一个玩具也经常会被其他小朋友抢走,听到这里,你的内心会不会也感到心酸和悲伤?
爸爸有时候会来看约翰,但是短暂的相聚之后就是别离,那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呀!所以小约翰选择关闭了自己的感觉系统,所以到后来爸爸再来看他,他已经变得无动于衷了。9天之后,当妈妈来接孩子的时候,发现曾经活泼可爱的小约翰用一种陌生和疏离的态度面对自己,他不悲不喜,用情感隔离让自己远离了现实世界中的喜怒哀乐,就像妈妈描述的:感觉自己和孩子之间隔了一道“玻璃墙”。
这显示着小约翰内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9天的时间较短,小约翰的内心还可以重建,但是如果太长,有些孩子的内心却无法再一次轻易打开,有可能会在心中留下创伤和阴影,害怕分离或者产生情感回避。
多次“分离”
分离理论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启示
如果没有太大的阻碍,接下来的进程会是分床、去幼儿园、去小学、中学、大学……
其实我们整个的人生都在经历这样的事情,随着我们不断成长与变强,分离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自然分离-变强-自然分离-变强,直到内心中有了一个独立、乐观的妈妈,亲密的感觉已经放置于内心,亲密的确定感让我们不会害怕分离,这样他就可以放心地带着这个内心中的妈妈去远走高飞,妈妈和孩子就变成了既独立有亲密的个体。
当然,分离的脚本还可以有所不同:强制分离-变强-强制分离-变强,这种情况下的父母过于强调独立,让孩子在情感上无法得到安抚,具体事情上也无法得到帮助,所以无依无靠的孩子只好自己变强,只是这种强的表面背后是一种失落和空虚,是不得已导致的一种自我保护,不再对外界有期待,看起来很独立,很多时候内心却是弱的。
这时候我想起了一个心理学前辈曾经见过的一家人:父亲五十多岁,名校毕业,现在是某大型企业的总工程师;母亲是高校教授;儿子是一重点中学高一的学生,虽然名字叫“虎子”,可是个子矮小、身形消瘦,简直有点营养不良,最关键的是精神状态欠佳,坐在那里胆怯地缩成一团,都不敢抬头看人。
在和咨询师的交谈中父母谈到,虎子幼儿园和小学都很优秀,但是上了中学就越来越胆小,以至于不敢和同龄人玩,害怕和老师说话,最要命的是一考试就紧张,成绩也每况愈下,父母和老师的任何建议都听不进去了。父母说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很上心,怕宠坏了孩子,养成娇生惯养、好逸恶劳、缺乏意志力的个性,所以除了学习上对他抓得很紧之外,还十分注意对他意志力的培养。其中这样的一个例子给人印象深刻:虎子六七岁的时候说自己想谈钢琴,于是父母当天下午就给他买了一台,还给他请了一个老师,结果没过多久虎子说自己不喜欢了,他们夫妇俩商量后认为,如果这样听之任之,那什么都会半途而废,这样的孩子就没有什么用了,于是开始打他骂他,学习上也是如此,他们还美名其曰“挫折教育”,教育中基本上没有表扬和鼓励,还说不表扬的原因有二:一是怕孩子骄傲自满,二是这几年找不到可以表扬的地方。
然后咨询师问父母俩,你们在单位会遇到挫折吗?夫妇俩深有感触,工作中实在有太多的挫败和困难,然后咨询师接着问他们,如果你们从外面回来,希望对方是恶狠狠、凶巴巴地对待你,以增强你面对外界世态炎凉的能力呢?还是希望对方和颜悦色、温柔体贴?这些话让父母陷入了深思。
是的,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我们在外面所受的挫折已经够多,就像严冬一样,家是冷一些还是暖一样更有利于我们对抗挫折,相信我们内心中自有答案:这些家庭中的温暖就是我们分离之后独自面对外界的力量。
孩子在外面已经有了足够的挫折,回到家中不必人为在增加挫败。很多人怕自己“宠”坏了小孩,其实我们可以在情感上多“宠宠”自己和自己的小孩,想想自己,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多多算多呢?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会说:“那点小事算什么?你太不坚强了!”你应该如何去做等等,孩子会对自己的情感产生压抑,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感觉到羞耻,自我的评价就会变低;还有的家长比较会同理孩子,孩子感觉到了痛苦,结果家长比孩子还要痛苦,这样也只能徒增孩子的烦恼,家长变得比自己还脆弱,对他来说更加痛苦。
孩子需要家长的理解并且是能够应对的理解,也就是说,家长能够换位到孩子的位置上去理解孩子的痛苦,能够将这份理解表达出来,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同时还能够跳出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想想自己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自己是如何应对的,那么孩子感受到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既能够理解自己也能够面对这件事情,他也就坦然了很多,如果他问你解决办法,你再给予他一些建议的话,相信这时候是对他有很大帮助的。
当然,情感上可以多支持,但是随着年龄需要我们需要克制自己去帮助甚至替代他们做一些事情做一些决定的冲动,能够放手让他有自己更多的想法和更多的尝试。
假如不愿“分离”
分离理论对于家庭生活的启发
有时候还出现了这样的分离脚本:不愿分离-变弱-不愿分离-变弱,这种情况的产生有时候是父母拒绝相信孩子在成长,害怕孩子独立,所以鼓励孩子的任何方式的“依赖”,例如听话,不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有任何冒险等。这些父母其实是把自己想依赖的部分投射给了孩子,总感觉孩子很小,需要保护,哪怕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具备了,父母还是担心不已,保护多多,孩子不忍拒绝父母,只好乖乖扮演小小孩;还有一类父母的内心不够强大,父母害怕被孩子抛弃,表面上是父母照顾小孩,如果你深入到关系中看,很多时候是孩子在迁就和理解自己的父母,这时候关系就会产生倒置,孩子在心理层面上变成了“父母”,反过来要去安慰心理上是“孩子”的父母,这种情况下的孩子也很难离开家,因为不忍心,这样父母和孩子就变成了相依为命,你我不分,长期处于“共生”阶段。
听过很多类似的悲惨的却也很感人的故事:有个女儿上了高中之后就不愿意学习,经常声称自己身体难受回家,但是去了医院也查不出所以然来,后来勉强考上大学之后也不愿意住校,也是经常没事找事地三天两头回家,父母都感觉这个孩子有心理问题,于是带着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后来咨询师发现母亲有严重的抑郁症,内心一直想自杀,如果不是因为孩子不想上学自己总放心不下,也许真的就早走了。所以,知道这些之后你就明白了孩子为什么总要跑回家了吧!所以,需要治疗的是妈妈,据说妈妈自己开始寻求心理治疗后孩子的回家就开始变少了。
当然,大多数的家庭不会遇到这么极端的情况,大多数父母遭遇的是一些日常的问题,例如但是作为父母你是否开心?除了父母的角色之外你是否充实?你的孩子是不是会经常问你:“妈妈,你是不是不开心呀?”他们是真的很关心你的那个人,也是那个非常爱你希望你快乐的那个人,他们甚至有时候会认为你的不开心都是因他而起,带着内疚和担心去做事情,你想想他有多少负担?所以,有很多人认为“妈妈情绪平和是对孩子最好的照顾”,我非常赞同,当你自己能够处理好自己的许多情绪包括夫妻间的问题时,那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你能照顾好自己你才有时间和能力去照顾好孩子,因此,花点时间给自己,去见见朋友,运动,独处,甚至做下咨询,让自己心情舒畅其实就是在爱孩子。
当一个人内部资源不够的时候就会向外寻找,当外部支持足够的时候我们的内部感觉才好,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如果是两个内部资源都匮乏的人呆在一起,往往容易产生争夺养料的局面,发生冲突和战争,或者一方寄生在另外一方的身上,难以离。就像一杯水,当你的水杯是空的,是谁更需要被照顾呢?别一不小心,让孩子成为了你的父母。其实这样的情况也适合夫妻之间,夫妻之间的战争很多时候也和一方或者双方的内部资源匮乏有关。
所以分离的核心议题是父母内心是否足够有爱和足够独立,自己能够处理好“独立”和“依赖”的议题,不怵独立亦可依赖,独立可以获得价值感,依赖可以获得亲密感,人生需要两者的完美结合,而非只能有一种选择。当父母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很愉快,另外还能和孩子愉快相处:一方面能够提供保护和支持,另外一方面当孩子有能力后能提供信任和放手,那么,分离的议题就可以得以顺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