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好几个人问到了这个问题,特别是有很多人看到绝大多数的心理咨询师都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也叫动力学派),纠结于“自己是应该选择一个精神分析学派的治疗师还是选择一个认知行为学派的治疗师”。
我把自己的想法总结在这里,希望对后来的人有所帮助。
要回答这个问题,确实不容易。
我想先说说选择咨询师。
我从来都认为,对于来访者而言,选择咨询师比选择流派更重要。
因为你是在与咨询师互动,而不是在与他的流派互动,现代的咨询师也基本上是整合流派的,会综合使用多种流派的技术进行工作。
然而确实,与不同受训背景的咨询师在一起工作,感觉是很不一样的。
有些咨询师让你觉得温柔似水;
有些咨询师让你感到热情似火。
有些咨询师就像是一个得道高僧,惜字如金;
有些咨询师就像邻家大哥,关怀备至。
有些咨询师会让你着急,“为什么他总也不说话?”;
有些咨询师会替你着急,“为什么你总也不听话?”。
有些咨询师已经跟你工作了30次,还没有让你觉得自己得到了什么“指导”;
有些咨询师跟你工作了3次,就觉得可以结束治疗say byebye了。
……
这往往并不是咨询师水平的差距,而是他们的受训背景和你自己求助的问题两者结合的结果。
说到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很多人都发现似乎很多咨询师都是精神分析学派(动力学派)。
为什么呢?
首先,精神分析是现代心理治疗的第一个流派,1900年由弗洛伊德创立。在行为主义理论诞生前,全世界的心理咨询师的基本都属于精神分析学派,可见其功底之深。
而且,现代的很多流派,多少都有精神分析的影子。它是心理咨询师受训的专业基础之一。
第一,一个心理咨询师,不管他现在是什么流派,如果完全没有精神分析的受训经历,在知识体系上,我个人认为是不完整的。
第二,国内最早的心理治疗专业培训,上世纪90年代启动的中德班,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分组就是精神分析。那时候的学生,现已发展得相对成熟,他们也把精神分析广泛地传播到国内。
第三,精神分析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适合的人群非常广,尤其是可以适用于创伤和严重人格障碍的患者,这个在其它的流派中(比如行为)就有很大的难度。
当然,精神分析流派的治疗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比如:
疗程过长往往就是最容易被诟病的地方;
过于强调抱持和缺乏指导,可能会让某些来访者觉得工作了很久都没有进展。
除了精神分析,其它学派是怎么工作的呢?
行为治疗
行为主义理论起源于1913年华生提出的行为主义宣言,后来斯金纳、沃尔普等人又丰富了该学派的理论和方法。
行为主义流派认为:人的行为可以用刺激-反应的模式来进行“训练”。
比如:基于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的系统脱敏疗法、满贯疗法和一系列训练手段(比如小时候大家有得到小红花的经历)。
所以,这个流派的治疗关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强调训练带来的改变。
比如:一个社交恐怖症的患者,可以通过反复模拟和训练克服自己的恐怖症状等。
认知行为治疗(CBT)
该流派强调认知改变对行为改变的重要影响。
比较经典的是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和贝克的认知疗法等。主要强调人身上有一些错误的观念,所以,并非是刺激事件本身,而是这些错误的观念导致了行为的问题。
比如:有人要求自己必须完美,什么事都得做得无可挑剔,就特别容易发展成为强迫症。
CBT的治疗强调要发现来访者的错误观念,并且改变这些观念,从而使得行为发生改变。
因此,认知行为治疗一般比较短程,3-5次差不多就能完成,10次以上算作比较长程的;跟精神分析的治疗长程治疗(一般30次左右)相比,要短很多。
国外临床心理治疗师们使用CBT技术的人非常多,差不多占到所有治疗师的75%。而且,在国外,医保是可以覆盖CBT治疗的费用的。
但CBT也受到了很多心理治疗师的质疑,比如:
这种疗法目标集中在症状上,极少去讨论症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从长远看,对来访者的改变很有限。
当然,现在还有很多后现代的治疗手段,也在吸取传统治疗方法的优点。
比如,策略治疗、ACT、焦点治疗等,也各有特色,就不一一细说,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心理咨询学》教科书。
最后,个人建议:
如果你遇到的是一般的情绪问题
比如失恋、人际关系矛盾、学业问题、职业发展问题等,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影响不是太大,同时你希望快速、高效解决问题,建议你寻找行为治疗流派的治疗师;
如果你遇到的是童年创伤、人格偏差类的问题
比如童年的性创伤、长期遭受虐待、家庭关系严重异常等,导致自己出现非常严重的社会功能障碍(无法工作、无法建立亲密关系等),精神分析学派的治疗师会陪你走得更远。
当然,现在的治疗师很多属于整合流派。
他们有能力、有技术在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的治疗策略帮助来访者。
来访者也可以跟自己的咨询师商量使用哪种策略来帮助自己,在咨询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调整和改变。
那么,你如何在简单心理上找个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呢?
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小短文:怎么在简单心理上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咨询师?(可直接戳~)
注:本文中所有第三人称均只使用了“他”,纯属为了写作之便,绝无性别歧视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