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职业教育将由注重就业转向生涯发展
作者:张蔚然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6-1-19
近年来,工作世界中人们的理念发生了巨大转变,从更关注岗位本身转变为更关注“人”本身,许多企业从过去那种将员工视为“工具”的观念中跳脱出来,开始倾听员工的自我实现与发展的职业诉求,将他们视为企业最大的财富与最宝贵的资源。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培训来提升员工的表现,并为他们的生涯发展做准备。比如著名的谷歌公司,其员工所享受的免费理发、免费美食、现场洗衣服务、室内娱乐设施、健身课程等福利已颇让人羡慕,但最受其员工欢迎的,是公司2010年推出的“谷歌员工学习和领导力开发项目”。该计划能够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生涯的阶段来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培训课程,确保他们学到所需的知识。该计划甚至会向员工指派职业与管理指导员,为员工在如何进行加薪谈判、是否应该离职创业等问题上提供指导。面对这样的变化,职业教育自身也要从关注就业的本身,转向关注个人的生涯发展。2030年,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应是个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非就业本身。
这种现象与思潮何以出现?首先,“工业4.0”时代的到来,将在未来的数十年中挑战人在工业生产与决策中的价值,人类的职业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将会使大批低技能、重复性的岗位萎缩乃至被彻底取代,同时,不断产生的业态创新,将会产生新的多样化的服务与职业需求。岗位的变化在加快,职业的新生与迭代的速度也会加快,多次就业甚至跨职业领域就业会成为一种常态,个人生涯发展的需求也会随着职业的变化与就业形态的转变而日益凸显。其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开放而多元。在这个体系中,学生既可以选择在毕业之后就业,也有机会实现自己中职、高职直通到本科的升学梦,也可能选择自主创业,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给学生带来了多样化的选择。
职业教育当如何应对这种转变?面对2030年,职业与就业形态日新月异的变化,个人生涯发展需求的日益凸显,使职业教育的重心发生迁移,它将成为一种服务,为学生提供持续的生涯指导与服务。这种指导与服务应当包括生涯教育、就业指导与创业指导。
2030年,职业教育应延伸并融入从小学乃至幼儿园开始的williamhill教育中,为学生提供持续的生涯教育,在了解与认识工作世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并进行生涯准备教育。应以多样化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职业转换能力,以满足学生生涯发展中的多元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2030年,职业教育所提供的就业服务应贯穿学生生涯发展的始终,包括三个方面:初步生涯规划的指导、求职指导与生涯管理的指导。在进行初步生涯规划时,借助能力测验等工具,帮助学生厘清自己的能力特征,参加生涯探索的活动,尝试各类工作与职业,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并最终形成初步的生涯规划。在求职方面,就业指导应为学生提供求职过程中的咨询服务。在生涯管理方面,就业指导应帮助人们对自己的生涯规划进行常规性回顾,使人们做出的就业选择不断与自身能力、兴趣与期望趋于一致。
2030年,职业教育应当为想要创业的学生提供企业规划、启动与管理的指导。具体说来,包括指导学生形成一个完整而清晰的企业描述,指导他们制定企业规划,学会如何在创业初期聚集资金以及调动资源,了解如何基于经济周期的变化进行企业管理,思考自己可能遇到的影响创业的因素,以及在这样的变化格局下如何对企业进行管理,保证企业的政策运行与生产。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育研究所)
软技能比硬技能更重要
作者:汤霓 来源:中国教育报
软技能(soft skills)又称“通用技能”、“关键能力”、“可迁移技能”等,是指独立于特定工作岗位,适用于任何职业,是各个职业和岗位所共同需要的技能,也是职业发展和生涯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技能。简单地说,软技能是相对于硬技能而言,硬技能通常是指人们完成某一具体工作任务的技术技能;而软技能则是一种非技术技能,它是一种普通的、可迁移的、影响劳动者未来发展的关键性能力,如计算能力、读写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等。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以培养软技能为主轴的教育与培训逐步开始在各国掀起风潮。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学习化社会、信息网络技术等新的时代特征的出现与发展,在面对瞬息万变的职场和越来越复杂的工作世界时,软技能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科技发展给职业教育带来新挑战
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一项研究通过对世界上最大的15个经济体的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情况进行模拟,预测到2030年大部分最大型经济体,包含金砖四国中的三个国家都会面临全球性劳动力危机。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中国,也将与巴西和俄罗斯一样,面临此冲击。而在去平均化,按不同技能水平分解后,发现高技能人才缺口更大,低技能人才会有部分剩余。所以,人力短缺从整体上来讲,在未来将面临着技能不匹配的情况。
人们或许会认为,随着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自动化等的发展,科技会替代掉很多工作,进而会帮助人们解决全球劳动力危机。然而,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人力资源专家赖纳·斯特拉克(Rainer Strack)先生指出,以汽车行业为例,1980年电子零部件占一辆车生产成本的10%不到,而如今这个数字是30%以上,2030年将会上升到50%以上。而这些新的电子零部件和设备需要新技能进行操作,很多新职位应运而生,如认知系统工程师,需要优化驾驶员和电子系统间的交流互动。1980年,没有人会想到有这种工种存在。事实上,虽然有了机器人和自动化,但参与汽车生产的总人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变化甚微。这就意味着,科技会替代掉很多工作,但也会创造很多新工作和新技能,科技将会使得技能不匹配的情况变得更严重。
毫无疑问,未来的全球性劳动力危机会给政府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技能不匹配的情况愈演愈烈,每一个国家和公司都需要制定一份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战略并立刻实施,预测不同工作和不同技能的人力供给和需求。与此同时,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形势的急剧变化,要求职业教育能迅速应对层出不穷的新工作所提出的新技能要求。总之,在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加速的时代,要想在其中获得竞争力则要求各国劳动力的技能水平能有效地与瞬息万变的工作世界联系起来,这也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更好地适应世界各地对技能需求的快速变化。
软技能是提升个体就业能力的关键
职业教育需要实现一种平衡,一方面需要为学习者提供一系列非常实际的硬技能,使得他们能够迅速地被雇佣并具备生产力,帮助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又需要为学习者提供一系列宽泛的软技能,它们中的一些技能能够支撑其他技能的学习,包括硬技能的学习。同样,它们也是个体适应工作世界技能需求变化的能力。科技的发展使得职场环境迅速变化,职业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学习者适应世界变化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可雇佣价值。而软技能的培养,则会成为职业教育提升个体就业能力的关键。
许多研究证明了软技能的重要性。一项美国研究表明,技术革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化)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而这些技能的发展是由良好的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支撑的。更通俗地讲,学习——无论是在初期的职业教育培训中还是在终身学习中,如果没有较强的基础能力则是非常困难的。劳动力市场变化迅速且难以预知,现实中几乎所有的劳动者都必须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掌握新的技能,而软技能对于他们长期的发展而言将特别具有价值。在迅速变革的产业部门中,软技能会受到雇主们的高度评价;在低技术和低技能的产业部门中,劳动者会面临工作机会减少而失业的威胁,软技能则能帮助他们找到新的工作。可见,较强的软技能与人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优秀表现是相互联系的。一项OECD的研究数据表明,读写能力较差的人将更可能失业,即使是考虑到不同的背景变量,如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等,也是如此。软技能在帮助人们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上,还具有更广泛的作用和价值。根据2015年OECD最新发布的报告《普遍的基础能力:国家一定从中获得什么》(Universal Basic Skills: What countries stand to gain),学生基础能力的提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可使中低收入国家的GDP增长1302%,使高收入的OECD国家的GDP增长162%,甚至可在各国解决贫困、医疗问题和发展新技术、保持可持续发展等发面发挥巨大的潜力。
软技能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很显然,软技能的提升不仅将成为世界各国提升本国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也将成为人们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劳动力市场、提升自我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未来,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硬技能,让学生拥有岗位就业的“敲门砖”,更会重视学生软技能的培养,保证学生能适应职场对技能需求的快速变化。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未来
作者:尹绪忠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6-5-5
理顺理论和决策的关系,强化顶层设计与规划,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当务之急。
仅有专业“躯体”,道德精神不足,无异于行尸走肉。
高职教育,解决就业,只是最低要求。
高职学生大学期间,身心逐步成熟的同时,要化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科研能力是硬实力,服务态度是软实力,内涵建设必须硬软兼顾,协同共进。
从大学的象牙塔里走出来,开门办学,开放发展,全面服务,紧跟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增强高职院校的贡献率、知名度、美誉度,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真正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越来越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尤其是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教育部等六部委发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建设规划》);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创新计划》)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管理计划》),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颁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高职教育驶入内涵发展的轨道。内涵发展是相对外延发展而言的。外延主要看投入、规模、速度、人数、williamhill、就业率等数量指标,内涵则注重结构、效率、效益、成长性、满意度、教学水平、社会评价等质量指标。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和历史过程,包括理念的变革、思路的转向、方式的转型和层次的升级等多个方面。要使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必须解放思想,面向未来,虚实结合、以虚促实,总结经验教训,廓清认识误区,树立并落实正确的教育观、发展观和政绩观。
理论是源,决策是流
理论和决策谁先谁后,反映的是一种理念。高职教育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其概念在上世纪末才成形,虽然起步晚,但是进展快。一些高职院校领导,特别是新办院校,凭经验想当然,忽视理论,满腔热血,急于求成,仓促上马,贪大求全,往往事与愿违,发展难以为继。理顺理论和决策的关系,强化顶层设计与规划,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当务之急。
理论是拿来尊重的。理论与决策的关系,本质上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本来不是个问题。理论来自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推动社会实践进程波浪式向前,人类认识社会螺旋式上升,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整个高职教育也好,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也罢,须臾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理论指导,研究为上。第一,分析、判断当前形势。换句话说,就是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我国高职教育不到20年,williamhill数量远超本科院校,在校生规模占据半壁江山,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职业教育现代化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内涵发展是指导思想的转轨,从讲数量到讲质量,由比规模到比效益,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环境和高职井喷式增长的纠偏要求使然。如何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讨新思路?答案就是,只有正确的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
第二,认识、把握高等教育规律,亦即了解高教潮流和大势所趋。规律教人敬畏。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有机的必然的联系,不以时间、地点和人的因素为转移。高职教育是有自身规律的,要有办学宗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配备、师资结构、社会服务、教学评估、校企合作,等等。除了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外,高职教育也有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高职教育姓“高”、名“职”,是跨界的。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要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第三,回应、担负人民的重托,即顺应民心所向,赢得社会承认。高职学生是高考录取的最后批次,“兜底”教育是高职的职责。大众化、个性化和自然人、社会人是两对矛盾,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就是要把大众化和个性化有机融合,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名牌大学是“高进高出”,高职教育是“低进高出”。“低进高出”责任重,需要更大的投入(情感)、更多的支持(道义)和更艰辛的付出。形势、规律、民意,如立体坐标的三大维度,决定高职教育的定位,是每所高职院校决策时必须遵循的依据。
当然,理论研究不是理论指导的全部,理论指导决策、推动发展,除了研究,还要加强理论学习,读些经典原著,精而管用,做到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立场坚定,观点鲜明,方法灵活,让读懂经典成风气,运用理论成习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路途中,理直,气才壮;源远,流才长。理论的源头源源不断,决策和发展才会奔流不息。
专业健身,文化铸魂
满足地方(行业)紧缺性高素质技术人才需求,是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使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由需求方(企业、行业)和供给方(williamhill)一起决定。专业教育和素质提升是高职教育的过程,互相促进,不可替代。
《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遗憾的是,许多高职院校断章取义,我行我素,把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一味强调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将高职教育等同于“短、平、快”的职业岗位培训“速成”或与高中同级的中职教育。
毋庸置疑,高职教育要培养专业技能,是教育的工具理性,专业教育是高职学生大学生涯的主要课程。另一面,高职教育属于专科学历高等教育,得履行“成人”功能,是教育的价值理性。《决定》和《建设规划》强调,高职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应该有梦想,遵循取之有道的致富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有技术,且有能够带来稳定收入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动手能力;有文化,懂得基本的社会生活常识和遵纪守法、明辨是非的思想觉悟;有担当,养成助人为乐、甘于奉献、心忧天下、责无旁贷的主人翁情怀。大学育人的文化丰富多彩,思政课、公共课、选修课、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校园环境、学生工作等,“条条大路通罗马”。仅有专业“躯体”,道德精神不足,无异于行尸走肉。高职教育,解决就业,只是最低要求。
国家要求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首先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单是身份,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根本的是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人际关系的变化。高职学生年龄处于青春期“晚期”,绝大多数上高职的农村孩子,读完大学就可能走进城市,从“农村娃”变成“城里人”(至少是常住);独立生活,由“小农”变成自给自足的“大人”。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历史过程中,高职教育岂能不三思而后行?
教育在乎过程。高职学生大学期间,身心逐步成熟的同时,要化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注重个体的内在品德,包括职业态度、职业追求、职业伦理、职业规矩、职业情感、职业习惯和职业团队意识等,靠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赚点钱成暴发户容易,富贵不能淫成贵族很难。专业技能训练想快可快,铸锻高尚灵魂却非一日之功。
专业是硬功夫,文化是硬骨头。无论是人的城镇化,还是培养制造强国的工匠,专业和文化都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视文化育人并非否定专业教育的意义,谁都知道,没有专业技能“垫底”,文化是纸上谈兵和空中楼阁。
教学立校,管理强校
教学和管理是高职院校的两个轮子,相对独立,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教学是高职院校的主业和生命。所有院校无不重视抓教学工作,教师是williamhill的主人,教务部门是职能部门的轴心,其他部门似乎都是教学的辅助机构,因此,一些院校陷入重教学、轻管理,强教学、弱管理的境地,久而久之,就成了“一边倒”的瘸子。
管理,管人理事,管人在先。西方寓言有云:3只鹦鹉,第一只毛色鲜艳,满一岁,会一种语言,售价200元;第二只体格健硕,满两岁,售价400元,因为会两种语言;第三只年岁已老,色相平平,售价800元,众人不解。问主人,原来第三只是管前两只的,是前面两只的“头儿”。寓言虽然浅显,但是道理深刻,专业人员可贵,管理价值更高。《行动计划》要求,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必须坚持教学改革与提升治理能力相结合,推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依法制定章程,优化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研究表明,大学管理分经验治校、制度激励和无为而治等3种类型,属于3个层面,或叫3个阶段,层层递进,依次升格。最低层次是经验治校,主要是人治,靠williamhill“一把手”个人说了算。制度激励是第二层次,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有章必依,违章必究,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法权地位,激发教师的尊严感、学生的自豪感和全体员工的成就感,用制度打开所有人的事业空间,为所有人提供追求梦想的保障。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是经验管理,处于第一阶段后期,存在三大短板。一是学生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要求。当今世界,物质丰富,衣食无忧,信息泛滥,通讯发达,文化多元,张扬个性,喧嚣浮躁,急功近利,与10年前、20年前相比,学习环境、生活条件简直是今非昔比、天上地下,而学生工作部门的职责和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基本没有变。二是现代高职教育制度体系严重滞后,许多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和配套性。由于建校历史短,有的还来不及建章立制,即使制度“等身”,有的也是应付检查,急急忙忙且零零碎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制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三是高水平管理队伍尚未形成,真正懂高职的管理大家和懂管理的高职行家不多。新中国的高职教育白手起家,一些高职williamhill的领导和管理干部是半路出家。虽说“草鞋没样,边打边象”,不断加大投入,培养引进结合,高职教育管理人才团队仍然捉襟见肘,有的只好赶鸭子上架。
教师好像前台的演员,行政人员是舞台后面看不到的人。在williamhill这个大剧场,灯光都打在教师身上,表演的真正成功离不开那些写剧本的、灯光、舞台设计等负责幕后的人,他们的作用更大。日本一位大williamhill长如此说。一所优质的高职院校,其教学领域的“精彩演出”是相似的,品牌课程、特色专业,可看可听,你有我有大家有;“幕后”的管理服务则不一样,如土壤、空气、阳光,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无处不在且人人有份。《管理计划》刚刚开了个头,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考核、分工、统筹、聘任、饭堂……像个小社会,管得好的话,政令畅通,心齐气顺,共建共享,事业兴旺,曲终人不散,人走茶不凉,品牌成名牌招牌,特色成优势强势。
科研驱动,服务至上
《指导意见》对高职教育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如“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建成有区域影响力的先进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基地”的总目标,同样适用于综合类高职院校。怎样“融入”,如何“对接”,主要是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教学过程“产教一体”,要求高职院校具备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和务实热情的服务态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师”队伍建设“练内功”。
为什么科研是能力呢?是因为社会上普遍认为高职是专科,老师教好书足矣,不需要也搞不好科研。科研是长期学习思考的智慧,是日常工作养成的习惯,是思维方式训练的沉淀,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引发的“薄发”,不仅不会影响教书育人,而且会为上课和实训夯实基础、创造空间、开拓视野。“985”和“211”院校的科研积极关注宏伟的国家战略,而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要尽量解决眼前的现实问题,一是课程开发,消化国家统发的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教材;二是技术发明和产品设计,给企事业单位及时提供帮助;三是承担课题和成果转化,让项目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研是发动机,驱使懒惰者勤奋,引领守常者思变,逼迫攻关者结盟。在高职院校,不重视科研或没有科研能力的“教书匠”是没有后劲的。
为什么服务是态度呢?因为高职算大学,教师不愿意走出校园,不乐意接受上课之外的安排;行政人员有些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层级分明,按部就班。williamhill是个生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生命共同体,对学生、对同事、对社会的服务,态度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懒散的,是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是自觉的而不是被迫的。影响服务态度的原因无外乎两个:知识分子清高的秉性和市场原则的潜移默化。提高服务意识,首先要调整williamhill教职员工的思想观念,强化服务员的角色认同,摆正个人与williamhill的关系,无论社会怎么变,williamhill是服务部门、教育是服务产业的性质不会改变。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对教育者也要加强职业教育,学高为师,行高为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能斤斤计较、按酬付劳,甚至少劳多得、占小便宜。
有“为”才能有“位”。教师是“为”的主体,教师“有为”,williamhill和教育才能“有位”。科研能力和服务态度,是师资(广义)团队核心竞争力的一体两翼。科研能力是生产力,服务态度是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前者无后者,会掉进“拉美陷阱”。科研能力是经济基础,服务态度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后者无前者,讲服务会陷入“空想”。科研能力是硬实力,服务态度是软实力,内涵建设必须硬软兼顾,协同共进。既要有想法,也要有办法。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时,williamhill科研能力通过给学生和社会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体现出来,教工良好的服务态度反过来为优秀的科研能力添彩。
我国高职教育的又一个春天来了。不自信无以立根本,不批判无以识天下,不创新无以图未来。理论建设是高职转轨的逻辑起点,理论是实践的结晶、历史的积淀、行动的指南,理论建设是理论自信的先决条件,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的基本前提。发现问题不是否定现实和否定成绩,而是为了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到细节和实处,实现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实现绿色发展。从大学的象牙塔里走出来,开门办学,开放发展,全面服务,紧跟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增强高职院校的贡献率、知名度、美誉度,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真正未来。
(作者系:广东中山职业技术集团副教授、党委书记)